中新社廈門12月7日電 題:孔子學院成各國人民“心靈高速鐵路”
  中新社記者 陳悅 楊伏山
  “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光,卡皮舍夫斯基教授決心做一件最有意義的事,就是創辦波蘭第一所孔子學院”。7日在廈門舉行的第九屆孔子學院大會開幕式上,中國國務院副總理、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主席劉延東在致辭時,特意提到了波蘭雅蓋隆大學教授卡皮舍夫斯基這樣一件“令人難忘的事”。
  卡皮舍夫斯基當時因骨癌晚期,生命僅剩3個月。劉延東提及,卡教授在給孔子學院總部的信中寫道,波蘭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很多相通之處,希望通過孔子學院這個平臺,加強中國與波蘭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。
  “這封信深深打動了所有的人。”劉延東說,在中波雙方共同努力下,在卡皮舍夫斯基教授去世前,克拉科夫孔子學院成功開辦。
  “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。”劉延東表示,正是卡皮舍夫斯基教授這樣眾多有識之士的“遠見卓識和奉獻精神”,推動孔子學院事業前進。
  今年是孔子學院創立10周年,全球五大洲126個國家和地區已有475所孔子學院和851個中小學孔子課堂,累計註冊學員345萬人。當天的大會上,兩位學員講述了自己和孔子學院的故事。茹絲8年前進入非洲第一個孔子學院——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學習時,只是一個普通的非洲青年學生;而當下正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孔子學院學習的巴裡·馬歇爾則是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。
  巴裡·馬歇爾開始學習中文源於他的一段尷尬經歷。經常來華學術交流的他,有一次游覽漓江時,在中國朋友離開時受托為其照顧小孩。不料孩子這時哭鬧起來,不會中文的馬歇爾,無法哄孩子也無法求助他人,反而擔心自己被當成拐賣小孩的人。這件“尷尬的事”讓馬歇爾決心學習中文,同中國朋友交流。
  而茹絲進入當地孔子學院學習不到3個月,就迎來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肯尼亞,並會見孔子學院師生。茹絲用漢語致辭歡迎胡錦濤,還與胡錦濤合唱了《茉莉花》。
  此後,茹絲參加“漢語橋”比賽獲優秀獎並赴中國留學。在中國,茹絲不但完成研究生學業,還收穫愛情嫁給一位中國小伙子。2011年和2013年,她還兩次登上中國春節聯歡晚會。
  “我在仰望,仰望遠方,我的家就在那非洲大地上,學習漢語啊,學會了不忘,孔子學院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梁”,講著自己的故事,茹絲唱起了她改編的《月亮之上》。
  如今,已完成學業的她受聘於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,擔任本土漢語教師,要把中國文化傳給非洲的年輕人,讓這座友誼的橋梁繼續伸展下去。
  馬歇爾同樣已能用流利的中文在大會上“講講學習中文的事兒”。他說,未來自己要像中國古人說的那樣,“在中國行萬里路,讀萬卷中國書”。
  孔子學院10年成長,讓世界人民更瞭解中國的語言和文化。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說,在參加孔子學院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,廈大師生更多地瞭解了社會,瞭解了世界各國的文化。
  劉延東在致辭中也回憶起2008年任總部理事會主席以來先後訪問過的五大洲20多所孔子學院,“感受到各國人民學習漢語、瞭解中國的巨大熱情,感受到孔子學院大家庭的生機活力”。她說,孔子學院建成了各國人民的“心靈高速鐵路,加速了大家之間的瞭解”。(完)  (原標題:特寫:孔子學院已成各國人民“心靈高速鐵路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25hofq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